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北京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
丛丽, 徐琳琳, 方小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3): 496-506.   DOI: 10.13209/j.0479-8023.2021.017
摘要896)   HTML    PDF(pc) (5010KB)(205)    收藏
运用GooSeeker软件, 在马蜂窝、携程和途牛等知名旅游UGC平台上爬取游客赴北京的网络游记, 并借助ROST CM 6.0和 ROST EA软件, 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 探究获冬奥会举办权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得到如下结果。1)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 北京关于“冬奥会”的形象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 但凸显程度不高。2) 申奥成功前后游客感知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维度具有差异性: 申奥成功前,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交通和奥运场馆; 申奥成功后,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旅游服务和国际化形象。3) 游客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 中性情感为辅, 整体上趋于中性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野生动物旅游地游憩机会谱建构——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丛丽, 肖张锋, 肖书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6): 1103-111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82
摘要1516)   HTML    PDF(pc) (3523KB)(104)    收藏
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将游憩机会谱(ROS)应用于野生动物旅游情境, 构建野生动物旅游地游憩机会谱(WROS)。采用文本分析法, 对游客评论的体验活动进行分析, 运用八爪鱼采集器V7.2.6版, 对蚂蜂窝、去哪儿网、携程网和猫途鹰等网站的游客评论进行采集, 共得到 9192条有效评论。利用微图文本分析工具, 对这些文本进行可视化表达; 结合野生动物旅游地保护需求制约及游客体验, 分析游客关注的景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三大属性要素特征, 确立景观自然程度、游客密度、游客特征、可达性、旅游基础设施、野生动物保护强度和游客管理7个指标, 将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划分为迁地保护圈养展示区、科学繁育半圈养观赏区和野外放归生态考察区3个空间类型, 并构建对应空间类型的野生动物旅游地游憩活动清单和机会谱。WROS的建构, 可以缓解不同区域功能的游憩活动带来的资源保护压力, 同时提升游憩体验质量, 为类似的野生动物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人口学特征分异的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者环境态度分析: 深层生态学理论视角
丛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2): 351-359.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11
摘要656)   HTML    PDF(pc) (422KB)(157)    收藏

为理解野生动物旅游中人与生态系统互动机制, 以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与研究基地为例, 采用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雪费法事后检定等定量分析方法, 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 对到访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进行测量, 分析基于人口社会学和人口地理学分异的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特征。结果表明, 按照环境态度表现程度不同, 野生动物旅游者分为3类: 近生态中心主义者、近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中立者, 访客中主体环境态度为近生态中心主义者。在中国熊猫基地中的受访者中, 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对环境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野生动物旅游场所涉入实证分析: 以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为例
丛丽, 吴必虎, 张玉钧, David Newsome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4): 715-721.   DOI: 10.13209/j.0479-8023.2017.064
摘要957)   HTML13)    PDF(pc) (732KB)(475)    收藏

对前往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的访客进行调研, 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游客对野生动物旅游中场所涉入程度及差异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受访者依据涉入程度不同分为浅度场所涉入、深度场所涉入和中等场所涉入, 样本总体的场所涉入程度归属深度场所涉入; 不同游客特征对野生动物旅游风险的感知具有差异性, 年龄和学历对场所涉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性别、收入和家庭状况在场所涉入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旅游行为中停留时间、场所消费、信息来源和满意度对场所涉入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对野生动物保护、目的地管理和市场营销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研究: 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实证
丛丽, 吴必虎, 张玉钧, David Newsome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 (1): 179-18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040
摘要1236)   HTML12)    PDF(pc) (507KB)(279)    收藏

通过对前往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的访客进行调研, 运用因子分析、K-means 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 分析游客对在野外生境中接触海豚的风险感知程度及差异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 共识别和提取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量表的 3 个维度: 体验质量风险、舒适性风险和身体安全风险。受访者感知程度最强为体验质量因子, 其次为舒适性, 最后为身体安全。运用 K-means 聚类分析方法, 依据量表均值得分, 将受访者分为 3 类: 弱风险感知、强风险感知和中等风险感知, 而样本总体对接触海豚风险感知程度归属为弱风险感知, 认为接触海豚是相对安全的活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对比不同游客特征对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的差异性。结果发现, 人口社会学特征中, 除性别外, 不同年龄、收入和家庭状况在风险感知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旅游行为中, 旅游经历、旅行同伴、消费额和停留时间对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性差异, 信息来源途径无显著性差异; 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对风险感知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研究——以澳大利亚海豚探索中心为例
丛丽, 吴必虎, 张玉钧, David Newsome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2): 295-302.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295
摘要1227)   HTML    PDF(pc) (372KB)(936)    收藏

通过对前往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的访客进行调研, 使用新生态范式量表, 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 探析游客对在野外生境中接触海豚的环境态度及差异性, 主要结论如下。首先, 受访者样本总体环境态度分为三类: 近人类中心主义、近生态中心主义和立场中立者, 样本总体的环境态度归属近生态中心主义。其次, 不同环境态度群组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具有差异性。人口社会学特征中, 性别和学历在环境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收入和家庭状况对环境态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后, 旅游行为中旅游经历、信息来源途径对环境态度具有显著差异, 旅行同伴、消费额和停留时间对环境态度无显著性差异; 重游意愿对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性差异, 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野生动物旅游者特征和理解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复杂过程, 对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野生动物旅游体验研究??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
丛丽,吴必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901)      PDF(pc) (928KB)(694)    收藏
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案例地, 针对旅游者网络评论中文文本, 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 和NVivo 8 软件, 使用内容分析和质性主题分析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分析中国旅游者在访问圈养环境中的大熊猫研究基地时的旅游体验。研究结果表明: 大熊猫旅游体验的核心主题是旅游者、目的地和大熊猫; 旅游者动机主要为熊猫迷、教育和目的地品牌; 旅游者的行为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参观”、“拍照”和“接触”; 旅游者的满意度与熊猫接触的程度密切相关, 影响因素包括大熊猫的行为状态、参观游览的时间季节、游客的秩序、价格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